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以“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教育教学平稳有序”为基本原则,在《“心”动力,“心”护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浦东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关怀工作方案》的统领下,根据中职生教育的特点和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建立积极正向的心理支持系统。通过目标引导、意志助力,围绕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提炼出疫情考验所显示的意志力、自主性、协同感,切实给予学生关心关爱。并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工作目标
1. 全面做好复学后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进一步落实“全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模式,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为校园和谐稳定筑牢心理防线。
2.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加强预防、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辅导咨询为辅。
3.提升心理健康教科研建设,营造科研氛围。围绕市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技融合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和区级课题《生涯规划导向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学的理论水平,从而推进优质中职校建设,筹建新型高职院校。
4.关注重点人群,提供必要支持。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依托全员导师制框架,逐步推进学校全员导师工作,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加强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和情商修炼培养,实现与学生心理的有效沟通。
6.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做到有监督、有防范,并增强学生心理素养。
三、具体工作
(一)开学初工作
1.讨论制订2022学年心理辅导工作计划。针对三校区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心育计划,既有共性又兼顾个性。
2.布置心理辅导中心环境,规范心理辅导室工作流程,完善学校心理工作室的建设规划,保证心理辅导有序进行,落实心理辅导中心值班安排。给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好的辅导空间。
3.进行开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各班张贴指南、同伴心理辅导员宣传科普等渠道使学生了解校内外心理辅导资源,鼓励学生积极求助。
(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和干预
1.对特异体质和特殊心理学生进行建档登记。
2.完成所有学生的心理普测工作并进行分析筛查和个案预警、跟踪。
3.完成所有学生的复课后心理状况调研分析和个案预警、跟踪。
4.继续推进一生一档案平台的建设和学生信息的导入工作。
5.关注重点人群,提供必要支持。做好包括阳性治愈学生、医疗隔离中学生、父母在抗疫一线学生、特异体质和特殊心理在档学生的心理救助和辅导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利用心理课堂主阵地,着重疏导学生后疫情时代情绪情感。结合中职生教育的特点和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注重以后疫情时代的生活与学习、危机与生命为主题,利用心理活动鼓励学生平稳过渡生活,调节情绪,发现自身优势,直面困难。
2.开展针对性心理专题讲座和宣传活动。针对入学新生,组织学习《振鹭年华从“心”出发——开学心理第一课》,开展入学适应和专业认同、生涯规划心理讲座,帮助学生从暑假生活过渡到学校生活,从初中生活过渡到中职生活。针对职二学生则以专业发展、学业水平考试为目标,开展目标管理方法介绍,努力使学生回归学习轨道,顺利通过考试。针对三年级和高复班学生开展情绪调适、实习就业、克服考试焦虑等讲座。
3.指导家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家校社协同工作机制,共同解决学生在复学期间面临的学习、生活、心理焦虑等问题,使其更好地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4.加强学校心理同伴辅导员团队建设,完成心理社团招新,设计系列课程,开展丰富多彩心理社团活动,建立学生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联络桥梁。
(四)教科研工作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促进教师理念发生转变,在校园内形成心理互助的良好风气,积极撰写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与案例分析,参与课题研究。在校园网等平台及时报道学校心育工作,丰富心理版块内容,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
2.围绕市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技融合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和区级重点课题《生涯规划导向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氛围和科研水平。
3.重新成为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中职校)团体会员单位,助力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杂志发表文章,申报协会课题,申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等,选派教师参加市、区各类专业培训活动,在全面提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上海市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的申报准备工作。
(五)危机干预工作
1.加强对高危和重点学生的排查,对于此类人群做好“一案一策”,组建“多对一”心理导师团,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并持续关注跟踪。
2.进一步修订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切实做到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坚决杜绝因心理原因引发的校园伤害事件。
3.继续规范化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做到心理咨询符合流程、记录规范、遵守保密原则、完善督导流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浦东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中心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