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园地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
返回
构建实训体系,促进学生发展——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学校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19-01-02  访客数: 3225

近年来,我校以实训中心建设为契机,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为重点,坚持实训与课程、实训与考证、实训与就业“三结合”的特色,创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逐步完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着力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发挥其优质职教资源的辐射、示范效应。

一、构建一体化的国际商务实训平台,完善课题引领的国际商务综合实训体系

实训教学是中职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学生理论知识与就业实践的一个纽带。而要开展好实训教学,就必须有相应的软、硬件环境作保障。因此,构建一个专业实训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我校国际商务实训中心建成后,在我校商务教研室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以市级课题《中等职校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为轴心,特别聘请了我校优秀毕业生与专业资深教师组成课题组组员,通过国际商务实际业务考察、国际商务业务项目跟踪,国际商务岗位需求分析,学生就业及学生实际分析等活动,在听取行业、企业的建设性意见基础上,确定了国际商务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等四个实训系列。开发整合了集单证、报关报检、国际贸易操作、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流程等近十套专业实训教学软件。并利用实训中心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该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开放和使用。初步构建了一个有实训网络、实训软件、实训课程设置、实训课程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材料、实训师资、实训教学管理、实训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国际商务综合实训体系。

现代化实训体系的建立,使实训教学有纲可循,有据可依,提高了实训教学实效。实训体系的开发,在全面促进了我校实训教学内容建设的同时,还提高了实训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了国际商务专业实训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

 

二、探索学校专业实训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

职业教育发展不仅是自身体系和模式的发展,更是一种与社会、企业相协调进步的外向型服务的发展。因此,企业对职业教育产品的认可率和信任度是决定职业教育价值的衡量标准。而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关键在于学校专业实训教学与社会、企业实际需求密切结合。为此,我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实训建设,参与标准建设,规范实训教学环节,建立了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实训课程及操作体系。

1、专业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结合

根据国际商务的行业标准、业务流程、操作要求,我们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按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的方针,企业对学校的专业发展规划、学校人才培训规格和模式、专业教学实施方案、专业课课程标准、实训教材等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使学校人才培训规格和模式、学校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等内容紧跟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用人与培养人,企业与学校“无缝对接”的良好教学机制。

2、专业实训教学方法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结合

通过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优质的国际商务实际门户网络资源(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局、税务、中国商品网、阿里巴巴网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优越的实训、实习环境,突出实践环节,强调体验式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从业素质,促进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历年来,我校学生就业率持续在98%以上,技能运用能力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3.专业实训考核评价模式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我校采用项目任务考核模式。每完成某一项目的学习任务后,设定该项目的背景材料,以任务引领为要求,考核学生完成该项目的业务操作能力,最终以所有项目的成绩组成该实训课程的总评成绩。还可根据实际进行滚动式考试。

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及社会考证情况,我们选择了外贸业务员和国际商务单证员及电子商务中级的考证作为学生的考证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分析这些考证项目要求与我校现有实训课程间的相似性,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实训教学和考证教学工作。几年下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每年我校国际商务专业参加考证学生近千人次,三门项目考证合格率均接近70%,大大高于本市中职学生的平均合格率。

 

三、探索“任务引领、做学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坚持以企业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来构建任务引领课程;在顺序安排上,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先入门,后逐步深化,循序渐进。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讨论分析案例,构建同一的实训教学内容

在实训教学中通常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法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所有实训学生的讨论分析汇总,最终规范每一外贸业务流程的操作程序及各程序技能要求。

2.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同步的实训教学过程

在实训教学中按照实际外贸业务流程,把实训课程分成若干模块,每一模块又分成若干项目,每一项目以任务背景引出实训要求,按公司的业务完成过程设计实训教学过程。

3.互动同步实践,参与实时的实训教学活动

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实训中心的管理平台及中国电子口岸的管理平台、中国商品网、外贸公司网络等实际外贸业务平台,开展与外贸公司、外贸网络平台等的互动实践,带领学生实时参与公司的各项进出口业务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强化实训教学过程管理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实效。

 

四、拓宽实训项目,服务区域经济

为更好地满足上海日益突出的商务方面专业人才培训、实训、鉴定的需要,近两年,我们先后开拓了电子商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商务跟单员、外贸物流员、外贸业务员等商务类培训项目,每年的培训人数在1000人以上。增设了国际商务跟单员、外贸物流员、报检员、检验检疫鉴定、中国证券业、中国银行业、中国保险业等职业资格认证考点,每年的考试人次达3000人以上。与月异、万得、泰祺、浦东新区外经贸委等单位合作开展了进出口贸易操作与风险防范实务、外贸实务、商务英语、单证操作、UCP600实务培训、出口退税实务等培训实训项目近3000人。

为迎接世博会的召开,2009年还与浦东新区商委合作自编教材,为浦东新区商业行业的近万人进行了迎世博礼仪培训,提升了浦东商业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实训中心的开放和实训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教师、学校都受益匪浅。在上海市第五届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活动中我校国际商务类教师3人获得三等奖,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组织奖。5名教师参加全国骨干师资培训,3名教师参加中德师资交流。2008年,我校6位教师代表浦东新区参加“20072008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助理电子商务师、网页设计制作人员两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两个项目的团体金奖,分获个人一、二、三等奖,5位教师获得参赛项目的职业二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陆愈华老师被授予“上海市技术能手”(上海市共14名)、“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共12名)荣誉称号。4名教师被评为浦东新区优秀双师型教师。

经过努力,近年来从事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的教师全部获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名教师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2名教师获FIATA国际货代证书、3名教师获IATA国际航空货代证书,2名教师取得电子商务师高级证书。我校在第二届星光杯比赛中获国际商务单证个人三等奖,第三届星光杯比赛中获国际商务单证比赛团体三等奖,五名学生获个人二等奖、4名学生获个人三等奖。在09年举办的全国院校比赛中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2名,三等奖1名。承办了22所高职院校220名选手参与的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远恒杯”首届国际商务单证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社会专业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多作贡献!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