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倡导家校联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使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学校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特制定本规范。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教育子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2.重视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使子女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引导子女关心国内外大事,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团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振兴中华、献身四化”的理想。
4.帮助子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具有是非观、荣辱观。
二、重视品德教育
1.教育子女爱护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主动积极为集体服务。
2.进行良好的家庭道德熏陶,使子女做到在家中能知情达理,能关心、体贴并尊敬父母及其他长辈,对同辈能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3.教育子女为人要正直善良、诚实谦虚、言行一致、勤俭朴素。
4.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做到:语言文明、衣着整洁、举止大方、注重个人卫生。
5.培养家庭民主气氛,鼓励子女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初步掌握理财治家的知识,增强民主和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精神,增强竞争意识。
6.采取讨论与协商方式,加强与子女的思想、感情交流,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心。
7.教育子女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做到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护公共财物,知法、守法,树立法制观念。
三、进行青春期教育
1.关心子女生理发育;建立科学合理的平衡的膳食结构,养成饮食起居的良好习惯。
2.重视子女青春期的生理发展,主动地、有计划地进行青春期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对待自身的变化,珍惜青春年华,正确处理好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防止早恋。
3.勉励子女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坚持锻炼身体,并进行青春期卫生和防病、治病的常识教育。
4.帮助子女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他人,不孤僻,不嫉妒,慎重选择朋友。
5.培养子女良好的个性,不自卑、不胆怯、不任性、不怕挫折,自尊、自信、培养子女乐观向上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
6.懂得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控力。
四、发展智力和能力
1.帮助子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2.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使子女有安静良好的学习条件。
3.培养子女爱惜时间、讲究效率、认真仔细、专心致志、勤学好问,广泛求知的好学风,引导子女研究和改进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4.关心子女的课外生活,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重视对课外阅读、影视及其他社会信息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评价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辨别能力。
五、坚持劳动教育
1.帮助子女树立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好思想。
2.教育子女自觉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和必要的生产劳动,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子女掌握一定的职业劳动技能。
六、进行审美教育
1.对子女进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的教育,让他们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美观,提倡自然而健康的青春美,不过分修饰或追求怪异,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行为举止讲礼仪,有风度,待人接物讲文明,有礼节;自己动手,创设整洁、优美的环境。
2.积极引导子女从自然环境、文学艺术和在社会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3.尊重、支持子女的兴趣、爱好。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浦东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