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创建和谐的校园,营造健康氛围,为学生身心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着重加强班级人际环境、课堂教学环境、自身心理环境和教室物质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建设,体现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建立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积极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活动目标:
(一)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教室净化应基本做到:
1、“五无”,即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每天打扫教室,爱护教室公物,树立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2、“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教室内的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抽屉及课桌内避免杂乱现象。
(二)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教室的墙壁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可用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或学生自创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四壁,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教室应建立“学习园地”、“班级制度宣传栏”、“卫生健康宣传栏”等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
有条件的班级可创建班刊,让“家”的特征更加明显。还可开办班级网页,创建温馨师生互动平台。
(三) 树立师德为先,争做“阳光”教师
1、班主任、任课教师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加强自身个性修养,调整自身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以高尚的道德熏陶、影响学生。
2、倡导教师用温和的言语、持久地爱心,平和、宁静、滋润学生的心灵。
三、评比标准
教室环境(60%)
1、教室总体布置主题鲜明(主题内容要求思想健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具有教育意义的。)
2、整体配置(整洁美观、和谐统一,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彰显班级建设理念。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能充分体现班级个性。)
3、宣传角(根据各班特点选择符合本班特色的版块内容,要求有主题,构成系列,体现自身特色。)
4、教室“墙文化”(设计醒目、美观,内容有针对性、实效性,富有创造性。)
5、教室整洁(讲台、课桌椅、劳动工具等摆放整齐)。
和谐的师生关系(40%)
1、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热情、真诚、公正,不偏袒,讲究方法和实效。
2、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严格、关爱、理解、宽容学生。
3、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做到尊重教师,见到老师主动问早、问好,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4、同学之间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四、操作提示:
1、各种张贴或悬挂物,不仅要求端正,也要注意高矮适中。还必须牢固结实,稳妥安全。
2、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整体设计,可以发动广大同学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比,选定最佳方案,予以实施。各项具体布置任务,也尽量发动更多的同学去承担,特别要注意发挥同学的兴趣、特长。要体现集体的意志。布置教室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
3、张贴、陈列物应主要摆在教室的后方和侧方,正面墙壁,黑板四周,切勿张贴、陈列一些太显眼的东西,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创建和谐校园应当从基础做起,从建立一个温馨教室开始。“温馨教室”是指一种民主,温馨,和谐,高品位特点的育人环境,不仅仅是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主要的是温馨,和谐的软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目的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振华外经职校德育处
2008年9月
振华职校创建“温馨教室”申报表 | |
申报班级: 班主任: 班长: | |
申报理由简述:(以本学期为主,围绕温馨教室创建方案,300字左右) | |
任课老师意见: | |
任课老师意见: | |
任课老师意见: | |
年级组意见: | 德育处意见: |
振华职校德育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