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决定效率,效率决定输赢。 道德讲坛演讲稿
感悟·成长
光阴似箭,转瞬间踏上三尺讲台已有七个年头了。回顾这七年的教学历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有喜有忧,有苦有甜。但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充盈心间的更多的是幸福。
七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同仁的帮助下,我在教学方面不断成长着,尽管还有很多不足,但我在不断前行着。曾有一位哲人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走好每一步,让教师这一职业成为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我在不断思考着、实践着。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的理解是: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努力改进。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一、在学习中进步
人们总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其能否胜任教师岗位的重要条件。在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能否按照课改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与其自身教师专业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培训中聆听了许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用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结合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生动的分析,使我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改变中职语文课堂“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状,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培训中,关于“四融通”的教学模式的讲座,对我来说也有耳目一新之感。“教学内容的融通、教学情境的融通、教学主体的融通和教学评价融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尝试将教学延伸到校园和社会,指导学生固化知识和“习得”能力。比如在普通话教学中,在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单元的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将自己在语文课堂所学的知识和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联起来,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在实践中成长
在上海市第三届星光计划比赛中,通用类竞赛项目中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应用文写作。最初,接受学校布置的任务担任应用文写作集训队的指导教师,我的内心是极为忐忑的。说实话,对于比赛命题范围中的十大类三十五小类的这些应用文书,有很多是我自己之前都未曾接触过的,比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的撰写等,因此很多内容都需要自己重新再学一遍。文种众多的困难这倒还是其次,最让人头疼的是因为是第一次带队参加比赛,没有任何的“前车”可鉴,手上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用。怎样挑选学生,怎样准备材料,怎样训练学生,怎样处理一些突发情况……这些对我而言都是挑战。没有材料,就虚心向前辈老师讨教,在此非常感谢同仁的无私帮助:手上有相关书籍的就借给我;一些文种的写法有值得商榷之处时,大家就一起讨论。没有现成的训练题,我就自己编题,自己做出答案。那段时间,我把大部分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编题和做题之上。同时,因为有跨校区的学生,一些学生拉下的课程也需要我利用业余的时间帮他们“开小灶”,及时补上。在训练的那些日子里,有时可能连中饭都顾不上吃,但现在想来,当时虽然忙碌却又是充实的,这些经历都是自己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应用文写作训练是很枯燥的,同时又是十分辛苦的,所以当训练的学生出现倦怠,情绪波动时,怎样做学生思想工作又是一项新的任务。与相关学生沟通,与他们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沟通都十分重要,班主任和课任老师也都积极配合和我一起及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训练的学生逐步增强抗挫能力,逐步培养耐性,安心在训练队中集训。最终这届星光计划应用文写作项目参赛的十位同学中,两人获得一等奖,三人获得二等奖,三人获得三等奖,应用文竞赛队获得单项一等奖。比赛结束后,学生都说自己要感谢这段训练的日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自己能更踏实更稳健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其实对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现在想来,当时的一切困难已显得那样地微不足道,因为我收获的更多是感动,心中充满的更多是感谢。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自身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深深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深深体会到了谦虚与踏实的重要性。
我知道,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经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阶段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奋斗期一定是漫长的,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定要有一份坚守的勇气。
再次感谢学校这些年所给予我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感谢同仁们一直以来的关心与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始终保有那份执着,不断进取;我会始终保持那份谦虚,踏实前行。